乳腺癌,曾经被认为是“中老年女性杀手”的疾病,如今正悄悄侵袭着更年轻的群体。在加拿大30至49岁的女性中,乳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。
而令人震惊的是,直到最近,官方的筛查建议仍然停留在“50岁才开始常规检查”。
但好消息是,“早筛查,就能多救人”——这句话终于被加拿大政府听见了。
加拿大联邦卫生部长近日下令,对负责制定全国癌症筛查指南的“预防保健工作组”进行彻底改革。这个独立专家组长期被医学界诟病:依赖过时研究,更新缓慢,甚至忽视专业医生的意见。
渥太华家庭医生Dr. Anna Wilkinson直言:“科技与医学进步飞快,但我们的筛查指南却没跟上节奏,这正在影响公众健康。”
她的研究显示,在乳腺癌筛查从40岁开始的省份,女性存活率显著高于那些50岁才开始筛查的地区。
而Carolyn Holland的故事,或许能让更多人意识到早期筛查的重要性。
43岁那年,她发现乳房有肿块。但当她去检查时,癌细胞已经扩散。化疗、放疗和双侧乳房切除等等一系列痛苦的治疗接踵而至。
“如果我40岁时能做一次乳腺X光筛查,癌症就能早点被发现,我的治疗方式和预后都将大不一样。”
遗憾的是,她的家庭医生当时遵循的正是“预防保健工作组”的旧指南——50岁前无需常规筛查。
不仅仅是乳腺癌,这些筛查建议也被批“过时”:
1、子宫颈癌:加拿大目前的筛查指南仍在使用传统的子宫颈抹片检测(Pap Test),而英国和澳大利亚早在2016年就全面改用更精准的HPV病毒筛查。
2、前列腺癌:筛查建议多年未更新,许多男性错过早期干预机会。
3、肺癌: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标准过于保守,导致晚期病例增多。
消息一出,不少华人女性分享了自己的经历:
“我是前年回国切掉了3厘米的乳腺纤维瘤,加拿大医生说良性不用管。”
“我堂姐在澳洲检查都说正常,结果回国一查是早期乳腺癌,幸好发现得早!”
“建议女性回国做个B超,方便又便宜,加拿大排队太久。”
但也有人提醒:“B超没辐射,但有时看不清楚。乳腺X光摄影(mammogram)更准确,只是有辐射。”
加拿大癌症协会称赞这次改革是“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步”,乳腺癌加拿大基金会更称之为“一次突破”。
然而,新指南预计要到2026年4月才能完成。
在这之前,女性该如何保护自己?
1、了解家族病史: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,尽早咨询医生。
2、自我检查: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检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
3、主动要求筛查:即使未满50岁,如果担心,可以主动向医生申请乳腺X光或超声检查。
4、考虑回国检查:如果加拿大医疗资源紧张,回国做全面体检也是一个选择。
癌症筛查,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早一天发现,可能就意味着多一份生存的希望。 这次加拿大的改革,虽然迟了,但至少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而对于每一位朋友(不论男女)来说,最好的建议永远是:别等指南更新。你的健康,值得更早被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