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萨米·拉希德(Sami Rasheed)进入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(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)的第一年时,他对未来充满憧憬。
*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是加拿大顶尖的商学院,也在全球商学院中享有盛誉。
高中时期他是班上的佼佼者,大学后他积极投入新生活,创建了自己的社团,成绩优异,还顺利在一家大型养老基金公司获得实习机会。但在临近毕业时,拉希德的健康出了问题,导致学业推迟了一年。
到了2024年春季毕业时,他已经开始向几家公司投递简历。
然而,一年多过去了——投出了数百份申请——他仍在找工作。
“我从毕业前的那个九月就开始不停地找工作了,”拉希德在接受采访时说。“自从我开始统计以来,我已经投出了大约1,100份申请。”
“这个就业市场已经完全把我击垮了。”
尽管令人沮丧,拉希德的经历如今在加拿大年轻人中并不罕见。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,15至24岁的年轻人目前正面临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(疫情时期除外)最高的失业率。
多伦多的情况也反映了这一趋势。尽管近年来城市人口和经济都有所增长,但青年失业率却持续上升。根据多伦多基金会的数据显示,从去年1月到7月,青年的失业率从13.2%升至19.8%。
加拿大学生委员会(Students Commission of Canada)首席执行官沙里夫·马赫迪(Sharif Mahdy)表示,导致失业率上升并没有单一原因,而是一场“完美风暴”的结果——疫情的持续影响、经济不确定性,以及职场自动化的发展,都使年轻人更难找到工作。
“我认为有一种误解,认为年轻人懒惰或没有动力,但现实是,他们所面对的问题要比以往的世代复杂得多,”马赫迪在接受采访时说。
“他们所成长的世界,已经不一样了。”
今年4月,加拿大学生委员会启动了一个名为“工作的艺术”(The Art of Work)的项目,在全国范围内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。该项目通过刚刚获得的100多万加元的资金重新启动,原本只计划提供150个岗位,但在几周内就收到超过200份申请。
马赫迪表示,这是“几十年来都未曾遇到过的申请热潮——甚至在疫情期间都没有这么高。”他希望申请数量的激增能够促成新一轮资金支持,从而提供更多工作机会。
15岁的奥姆·帕特尔(Om Patel)在今夏找工作时就很希望能有类似的项目来帮助他。
在刚刚结束的一个学年,帕特尔决定要提前积累工作经验,为今后的大学申请做准备。他说,自5月以来,已经递交了近70份简历申请入门级职位,但都没有结果。
“我觉得我们在学校需要更多支持——比如在课堂上由老师教我们如何写简历,或是放学后的简历工作坊之类的东西,”他告诉《星报》,“我们听说过这些项目,但实际上从来没见过。”
由于没有找到工作,帕特尔决定自己创业,创办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。虽然只运营了几个月,但已经小有成就。
“我已经为几个客户开发了产品,”他说。“但我周围很多同龄人还在找工作。
“事情真的该改变了。”
有色族裔青年面临更高门槛
多伦多大学全球发展助理教授艾哈迈德·伊尔米(Ahmad Ilmi)表示,在大多伦多地区,有色族裔的青年在求职时面临的障碍更高。
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25年1月的最新数据,加拿大黑人青年的失业率略高于18%。相比之下,非有色族裔和非原住民的青年失业率则不到11%。
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中,许多原本被视为入门级的岗位已经被拥有多年经验的年长一代占据。同时,社区内缺乏对年轻求职者的支持,如简历指导或面试技巧培训,也让求职之路更难。
然而,伊尔米指出,最大的问题仍是偏见和种族歧视。
“这是很多人不愿提及的那个‘隐形因素’,”伊尔米说。“有色青年经常被与犯罪联系在一起,被社会视为异类——经常被描绘成极具暴力倾向的人。”
当雇主收到大量申请,很多申请人都有更多经验,或没有上学等其他义务时,很容易忽略掉那些年轻、有色族裔的候选人。
“归根结底就是经济效益问题,”他说。
“无法迈出人生第一步”
马赫迪和伊尔米表示,青年就业并不仅仅是为了收入。一份工作还意味着稳定、结构和社群归属感,这对年轻人的成长至关重要。
“工作是他们迈向自立生活的第一步,是他们参与社会、获得收入、规划未来的基石,”伊尔米说。
“如果无法找到第一份工作,他们就无法像同龄人那样起步,”马赫迪补充道。“他们未来可能背负更高的债务,或面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。”
拉希德的经历正是这种情况。尽管他如今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,但始终没有获得与其专业相关的全职职位。过去一年,他对未来感到越来越担忧。
“就算我找到了工作,那如果哪天我又失业了呢?如果我像很多朋友一样被裁员呢?那我不就又回到起点了吗?更不用说,我还能不能像别人那样买房,签下25年的房贷,而我却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。”
“总体来说,这种感觉非常沉重,”他继续说道,“我觉得,说这是一种创伤都不过分。”
他表示,可能需要改变策略。
“我目前还有几个不错的机会,如果它们都没能落实,我可能只能呆在父母家里,等下一轮军队征兵了。”
相关阅读:
太难了! UBC学生狂投360份简历, 全被拒! 崩溃感慨: 根本没机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