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伦多一位市民为报警拨打非紧急电话,然而她整整等待了12小时,却始终无人接听,最终电话被断线。
Rachel Carr 回忆道,当她在等待中度过第5个小时时,几乎已不抱希望,但因为“已经等了这么久”,她还是不舍得挂断。
“我心里还残存一丝希望,想着也许他们最终会接起来,但不幸的是,没发生。”
就在电话进入第12个小时时,通话被自动断开。
Carr因此没能报案——她和丈夫的汽车在家门外被严重划伤,初步估计损失约为8,000加元。
“我觉得这很令人震惊,”她说,“对我个人来说,也许这次没有特别严重的后果。但如果换一个情况,影响可能就非常大了。”
CBC Toronto 曾多次报道,911和非紧急电话由同一批接线员、在同一中心处理,一些911报警电话也曾等待多达10分钟。警方曾表示,过去受人手短缺影响,但近期情况已有所改善。
不过,本月又有新事件引发公众关注:一通有关青少年枪伤的911电话中,呼叫者等了近7分钟,孩子最终不幸身亡。
警方回应:不该等那么久,将审查该案件
Carr表示,作为一个普通市民,自己除了打“非紧急报警电话”之外似乎别无选择,她向记者叙述了自己完整等待过程。
Carr最初尝试通过警方官网报案,但网站指明:财物损失超过5,000加元必须打电话报案。
她于6月16日首次拨打非紧急热线,等待1小时22分钟后误挂电话,随即回拨,又等了1小时多后被自动断开。
她再次致电询问,值班人员建议她第二天上午再试。
6月17日上午8:41,Carr再次拨打,最终等待整整12小时后电话断线,始终没有与接线员通话。
直到CBC联系警方询问此事后,警方才主动联系Carr,并派员上门记录报案。
多伦多警方发言人 Nadine Ramadan 表示,他们意识到长时间等待令人沮丧:“这种情况和等待时间并不代表我们非紧急热线的常态。我们正在审查该案例,以找出原因,确保每一通电话都得到回应。”
Carr感谢警方最终回应,但她担心:如此长的等待会劝退市民报案,导致汽车盗窃、破坏、仇恨犯罪等案件数据失真,从而影响警务决策和政治判断。“如果我遇到了这种情况,那肯定还有很多人也遇到。最终会影响统计数字。”
“难以置信的等待”不仅一人经历
另一位市民 Max Arnold 本月也拨打非紧急热线,举报一次市中心的驾驶违规:他6月12日下午6点前打电话,等待约20分钟;数小时后再次拨打,等了30分钟;第二天早晨第三次拨打,等待了2小时才接通。
“我第一次等20分钟时就很震惊,根本无法想象。以前从没遇过这样。如果报警要花两三个小时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值得花这个时间。”
根据警方给出的数据,2025年截至目前,警方共接到279,998通非紧急电话,6月就超过3万通;2024年全年为652,244通。
在等待时长方面。2025年平均等待时间为4分53秒,6月平均为6分26秒。警方称,紧急电话高峰时,非紧急电话等待会被拉长。另一个问题是误拨911电话仍居高不下,2024年有27%为“口袋误拨”或误操作。
2022年,多伦多审计长曾发布报告,提出26项建议,其中包括增加人手以改善电话接听时间;警方今年已培训3批各90人的新接线员;5月起,启用新911系统,旨在提高应答效率。
前多伦多市长 John Sewell 目前是“多伦多警方问责联盟”协调员。他直言:“三年前审计报告就指出问题,今天我们还在讨论系统没修好。现在非紧急系统也掉入了同样的困境,这完全不能接受。”
尽管911应答有国家标准(15秒内应答),但非紧急电话没有明文标准。警方表示仍致力于尽快接听。
Sewell 强调:“这不是私企,市民没有别的选择。你只有一个选择,就是报警,那就必须有人接。”